“少见!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法官!拔着草就把我们10年的窝心事化解了。”被告姚某的妻子走到跟前对我说道。
看着被告姚某和原告孙某两对夫妻终于一起从办公楼走了出来,我把剪掉的郁金香、百合花枯杆子扔到板车上,拍了拍手上的土笑着对四人说:“主要还是你们都好说话,互谅互让才顺当地把事解决了呀。”两手相拍发出的啪啪声也饱含着对双方选择调解化解纠纷的赞许。
看了看手机再次确认姚某转的75000元已经到账,孙某拉了拉其妻子向我挥了挥手道别。
望着四人一边走一边交谈走出法治文化长廊,渐去的背影,而三个小时前调解室里他们还是争执不休的场景:“孙老板,房子修成那样,你还好意思要钱?”
“你掰指头算算多少年过去了!你房子租子都收了多少,修房子的钱给不哈?”听到姚某这样说,孙某也气不打一处来。
“少你这点钱吗?我第二年要加盖二层的,你地基打成这样,我的损失你来赔!”老姚的妻子猛地站起来指着老孙说。
由于双方妻子的到场助阵,场面显得更加“热烈”些。
原来,双方于2013年签订合同,由孙某给姚某在奇台县三个庄子镇双涝坝服务区修建平房9间,共计360平方,约定为二层楼的地基标准。可次年部分侧墙、后墙就出现裂缝。姚某不愿支付余款,事至今年孙某提起诉讼,主张支付余款15万元和利息损失9.5万余元。
“庭长,一方坚持本息一分不少,另一方一分不给还要损失!我看够呛,咋整?”书记员徐阳问我。
“走,去看下房子。”很显然双方主要争议点是房子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只有现场看过才有破局的可能。
徐阳应声去拿相机,收拾手提包,通知驾驶员王宏兵。与原、被告一行驾车来到七八公里处的服务区。一起查看现场,有几间房子里墙、后墙、山墙确实存在程度不同的裂缝。又询问了孙某当年一起修的邻居家房子盖好之后次年也出现类似问题。姚某当年拍下存在质量问题的照片,日期显示是2015年,和现在的场景比对完毕。招呼大家又返回到法庭,在院子大棚下诚恳地给双方分析:“现在有两条路:一是老孙主张剩余工程款,老姚认为房屋存在问题可能需要提起反诉,这样需要质量鉴定;二是老姚那个房子有没有加盖二层的必要?房屋裂缝能否修补?孙某去修,或者就修补或损失,双方协商折抵部分价款也是一种方案?”
“临近年底我们也要支付工人工资呢!我们来法庭也是解决问题的。”孙某和缓了语气,接过我的话对姚某夫妻说道。
“剩下钱数字,有底子呢,我们现在可以对出来。”姚某的妻子回道。
看着双方已经没了初始的对抗势头,我又补了一句:“前面那条路时间周期长些,双方支出的成本可能要多些;后面那条路省时省钱,不伤和气。老孙的代理律师去找书记员徐阳给双方把账对清,再商量下方案。明天要变天呢,我拔下院子里的杂草和枯杆子。”
看着两对夫妻跟着律师走进“金麦穗调解室”,我悬着的心落在了石头上。
待我和驾驶员王宏兵把院子里土圆仓室调解室周边清理干净,又将草莓梳理一遍,律师走出来笑着对我说:“对完账还剩109000元工程款,原告同意放弃利息损失,折减30000元工程款,被告再不主张房屋质量损失,自行修复。但是被告坚持折减40000元。还有诉讼费双方都不愿意担,梗在这了。”
我拔掉了一棵草,从草莓秧子底下竟扒拉出一颗红通通硕大的四季草莓,将草莓递给律师:“好,我进行再喧一下。”
走进调解室,我看了一眼孙某、姚某和他们各自的妻子:“牛头、牛身子都进行了,牛尾巴被卡住了。怎么考虑?”
“我们再不叨叨了,再付75000元,我现在就转账。”姚某的妻子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示意道。
看着孙某拿出手机将二维码界面递给姚某的妻子,我提示道:“达成调解诉讼费减半收取,各家承担一半吧?”
“行!”姚某和孙某异口同声答道。
因为达成调解协议当场履行完毕,可以不用再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嘱咐书记员打调解笔录和调解协议的注意事项,又提示双方当事人和代理律师签字时仔细核对。我放心地回到院子干最后一点收尾的活。
这个纠纷存在11年了,双方虽怠于化解,但却一直窝在心上。通过什么途径?选择何种方案予以化解?选择权最终还在当事方。这个案子能够从前面的“剑拔弩张”转为“和风细雨”又到最后的“握手言和”,我做的只有尽量接近事实真相、释明法律规定、告之法律流程。看现场-做分析-提建议-去拔草,可能双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在不经意间自行修复了受损的社会关系。